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开往扎鲁特草原的826专列

在他们出发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他们,还有“集结号”.....xiaojianfan

 
 
 

日志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共工的博客  

2017-02-11 08:25:06|  分类: 3-3.一路风光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从大寨出来我们继续往东行。走不多远来到桥耳涧村。桥耳涧村是韭园村中最东边的一个村落。
  桥耳涧,村名与桥有关系——家家户户门前院后都有桥,大小桥的数量之多,远近闻名;耳,这个村子又与耳朵有关系——如果你站在牛角岭关城上往下看,整个桥耳涧村轮廓像人耳,故而取名桥耳涧。
  看这道路两边的农家民居都盖得挺好的,这是拜北京市政策所赐。从那位村民“导游”口中了解到,为了建设新农村,北京市有政策,凡是改建房屋的,都有资金扶持。不论按住房人口还是按户计算,都有一定的标准,你翻盖了就给,不盖不给,所以不盖白不盖,村民于是都翻盖新房。我还仔细问了一下,盖一个两三层的小楼大概齐需要20至30万元,弄得好的话,基本上可以不花钱就白得一栋小楼。
  不禁感慨:长期以来都是农业补贴工业,现在到了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了,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沿着街道往南行,在村子南口有一座关帝庙。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关帝庙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前,坐东面西,庙内有正殿三间,北配殿三间。正殿内供奉着关公的神像,殿内的壁画内容为三国故事。这外影壁上画的应该是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关帝庙旁的大树,有年头了。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过了关帝庙,就是“京西古道”了。
  历史上,门头沟地区北接上谷,南通涿易,西望代地,东瞰燕蓟,具有重要的战略和交通地位。从黄帝建都于阿,“披山通道”于西山开始,西山大路诸道,屡经修整,早已成为颇具规模的官山大道。京西古道东连帝京,西通塞外,是京西的重要出塞道路,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以“西山大道”为主干线,连接着纵横南北的各条支线道路。    
  这是西山大路北道(韭元村-牛角岭段)的入口。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京西之山,统称西山。群山之中,遍藏乌金。元明以来,京城百万人家,皆以煤炭为薪。加之这里出产石材,琉璃的烧制更是闻名。于是,拉煤运货的驼马成群结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山路石道上来来回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从京城到西部山区,再远至内蒙古、山西的商旅道路。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曾经的京西古道是一条有两米多宽的官山大道,全部是用石块铺砌而成。因为山路陡峭每隔一米就会栽立石一排,以防石块松动下滑,这也是古道经久坚固的诀窍之所在。
  经过了多少年风雨沧桑,这条古道明显还能辨认出。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因为经久不用,京西古道许多地段已经被毁坏,许多段落都已湮没无闻,更有许多地段已经无法辨认。
  随着岁月的流逝,古道已失去了昔日的繁荣,如今已成为一处蕴涵着历史文化积淀的风景。今日漫步在古道上,历史的遗存让你会依稀联想到古道悠悠、西风猎猎的远古情境以及商旅不断的古道盛况,构成了一幅蔚为壮观的昔日商旅盛景。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道边有时会遇到古代商队的雕塑,不过由于制作的质量较差,还没有多少年(有的只有几年吧)有的外皮就已经剥落,有的已经惨不忍睹(其质量比古道差太多)。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古道下边就是村级水泥公路,汽车可以盘旋而上,古道被弃之不用是完全正常且合理的。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边走边玩,发现蹄印(长年累月,无数驼队、马队在古道上行走,在同一个石块上经无数次的踩踏而形成的蹄窩)!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千百年来,拉煤运货的驮队日夜不断,在坚硬的石面上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蹄窝。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些蹄窝在许多石块上都有遗存。这些蹄窩向过往行人无言地述说着当年商旅往来的岁月。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只有到了京西古道,你才能真正理解马致远笔下的“古道西风瘦马”,这不是马老先生的艺术想象力太丰富,而是在他居所道边亲眼所见的真实场景……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古村、古道、古商铺、古遗址,还有小桥流水人家,更有古道悠悠,而今但有西风无瘦马……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也没有别人,我们在古道上摆开“餐桌”。一边沐浴着初冬的暖阳,一边小酒就着元曲词句,感叹着世事变幻之白云苍狗,叹息物是人非之沧海桑田。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更高的古道之处我们没有上去,这段古道其实还有最要紧处的牛角岭!这里从网上借用几张图片。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略低处那个亭子名叫“永远免夫亭”(古戈图片)。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永远免夫亭”内有”永远免夫碑“。据记载,这块“永远免夫交界碑”立于大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碑文记述了京西乡村“石厚田薄,里人走窑度日。一应夫差,家中每叹糊口之艰。距京遥远,往返不堪征途之苦。”雍正八年(1730年),王平口巡检司官员阮公将乡民疾苦呈报县官,县官上奏朝廷允准免除这里的夫役,得到皇上恩准。王平、齐家、石港三司夫役全部豁免。
  免夫碑的价值在于:它是北京地区、甚至是全国唯一发现的,封建王朝对一个局部地区制定减免税政策并得到具体实施的物证史料(“个个”图片)。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免夫亭边的蹄窝是整个古道中最深最密的(古戈图片)。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回望牛角岭关城(古戈图片)
  牛角岭关城是明清时期捕衙南乡与王平口巡检司的分界处,是西山大道出京的第一道关隘。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从古道上下来,来到桥耳涧村口的“京西古道”雕塑前。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我们在这个标志物前合影。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路边有修建的相当不错的小院儿,这些房子沿着地势修建,整齐规范,看得出是有规划的。大概是桥耳涧民俗度假村吧。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村落民居旁边的小溪,冬季的水似乎不够多啊。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这儿还有龙王庙(对了,水多的地方才需要龙王庙)。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韭园村的地标。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继续往下坡走,看见坡下有一砖砌的奇怪造型——大碗,抑或大锅?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我们舍弃大路,干脆穿过铁路直接往大碗那里去。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铁路南侧有往下的通道,不管能不能走通,我们先下面再说,反正车到山前必有路。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这个大碗原来是韭园酱菜厂的,上面有大字“韭园酱菜”(在我们这个角度只能看见“菜”字)。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这真是大山里藏着的酱菜!
  这厂藏在偏远小村里,也不在外面设销售点——就此一家别无分店!
  酱菜厂外面停了好几辆车,眼见着有人提溜着大包小包的酱菜出来,口称“比天源和六必居的好吃多了”,我们也进去看看。说实在的,到这里来的都是慕名而来,并且得自己开车来!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据说他们外面不设点是因为怕供不上卖(真牛)!看一下,这里酱菜有10来种,每种不是半斤一袋就是一斤一袋,不零卖。比天源六必居都贵(真敢要价)!
  韭园酱菜好吃的原因:一是山泉浇灌:这里依山傍水,原料就生长在这里,吸收了天然山水的灵气,农家人用山泉水来浇灌它们。二是腌制时令:韭园酱菜对腌制的时令非常讲究。要选取秋天满园子菜都熟了的时候腌制。腌的时候要用大盐粒子,搁好多大蒜、酱油、白糖、白酒……放在大坛子里,再腌上个把月。三是古法腌制:纯天然古法腌制,不放防腐剂,保证酱菜的天然滋味,并经一冬的腌存,酱菜的营养风味天成。
  既然来了,那就买点(到现在还在吃着呢)。
京西古道——京郊行(门头沟)47【原创】 - 共工 - 共工的博客
 
  一天的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京西所蕴涵的厚重文化底蕴和灿烂的永定河流域文化太有看头了,太有味道了,有机会还要去京西多走走!
  评论这张
 
阅读(11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