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小雪,到门头沟才知道去水峪村山路的小公交车停运,决定返回城里去颐和园,同行人建议去欣赏清可轩,正合我意。
颐和园后山是乾隆帝陶冶爱好的私境小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在万寿山后山西部因地制宜建造,依山筑室,风格独特,由宫门、清可轩、香岩室、留云阁组成。随着大清的没落而破败了。
来到后山,踏雪而行,攀上山坡,跨过破断的登梯,看到一层遗迹只剩下整齐的础基。附近石上镌:留云阁。继续拾阶而上,路尽地平,这是一处小山谷。四五百平米的样子,中央石壁上镌:清可轩。此时方知,吾已置身于乾隆爷最爱的览赏御轩之中了。
【清可轩】即乾隆书房,轩屋建造别出心裁,以天然岩石为屋后壁,犹如一座古朴的天然洞府,每至夏季,乾隆帝来此避暑,在这里吟诗作词,借景抒怀。这些诗词镌刻在清可轩及赅春园各处岩壁上,为景色清幽的园中增添了无限的意趣。
清可轩遗迹保持原貌,北京人在颐和园玩了一辈子,知道清可轩的有几人?来到这里享受乾隆爷世外桃源独有的宁静,到有几分惊喜,宁可此地不被众人所知,保持现有的幽静。
漫步小园,凭吊遗址,清可轩摩崖石刻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暴露于天地之间,风化严重,古松叠石依旧在,廊基殿址尚存,满壁依稀可见的摩崖石刻,断壁残垣令人心痛。
我再到山崖壁欣赏释迦摩尼石刻像与十八罗汉,也都残破不堪,低头走进天然而成的【香岩室】山洞,乾隆御笔石刻已模糊不清,“味闲斋”原面阔五间的气派已经荡然无存,但依然是喜欢古迹人最爱的地方,我恋恋不舍离开这幽静之地,改日再来欣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