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开往扎鲁特草原的826专列

在他们出发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他们,还有“集结号”.....xiaojianfan

 
 
 

日志

 
 

《春游广东—待渡山》——fantt1968  

2017-08-23 14:35:04|  分类: 1-2.4.2知青摄影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本文转载自fantt1968《春游广东—待渡山》
《走遍神州、品味华夏》—736

        待渡山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甲子镇东隅瀛江岸边。待渡山不很高,却满山苍累。山头,天生一块块造型乖巧的大小石头。山坡,一株株不知名的小树,有柑树那么大,枝繁叶茂,婆娑多姿。树木之间,幽径交错,乃文人墨客览胜怀古之处,朋友恋人欢会抒情之所。

春游广东—待渡山 - fantt1968 - fantt1968 的博客
       位于陆丰县甲子镇东隅嬴江岸边。待渡山不很高,却满山苍累。山头,天生一块块造型乖巧的大小石头。山坡,一株株不知名的小树,有柑树那么大,枝繁叶茂,婆娑多姿。树木之间,幽径交错,乃文人墨客览胜怀古之处,朋友恋人欢会抒情之所。待渡山又名大胆山。相传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都临安失陷,元军追迫,赵罡及其弟两帝在张世杰、陆秀夫等护卫下,从福洲沿海逃至甲子,驻扎此山,意欲东进与文天祥会师,以图东山再起,故此山得名待渡山。他们得到甲子进士邑人范良臣进食劳军,赐之为右仆射,渔民郑复翁率众勤王,被封为都统;二帝惊魂稍定,胆量大增,故待渡山又名大胆山
春游广东—待渡山 - fantt1968 - fantt1968 的博客
       现山上还有进食亭的遗迹。为明代万历年间参将张万纪、守备胡文恒驻甲子时兴建。进食亭又名帝子亭,为仿木结构,面积约20平方米,内塑有陆秀夫、范良臣为宋帝进食石像,并刻有君恩如海四个字。进食亭下还建有一处将军宿,是为告慰郑复翁忠心报国的在天之灵而建的。待度山山顶矗立着甲秀楼古塔。据说甲秀楼建于清嘉庆十年(1850年)。为两层泥塔,高15米,呈六角形,似葫芦盖顶,塔尖直指蓝天,造形独持,十分壮观。楼旁立有15米高的标杆,为甲子港的台风警报信号。甲秀楼门口有一对联,曰:书云大手笔;镇海小神山体现了甲秀楼与待度山伟岸高拔,威镇海隅之势。这里依山傍水,潮涨期到,海水如千军万马涌入甲子港,气势不凡,场面壮观。登楼远眺,海天一色,归帆返照,景色迷人,这就是陆丰八景之一的甲子吞潮。梅湾边有一个巨石,酷似飞鹰,称之为雄鹰石。在雄鹰石旁边又有一石像跃鲤,称之为鹰哥啄鲤。东边是甲子镇两边海湾连接大海之处——甲子门。甲子门有六十颗礁石,故以天干地支之首命名之。涌潮奔浪,至此平舒,蔚为壮观,大有礁石吞潮之感。此即为陆丰八景之一的甲石吞潮。有人说,甲子镇建于甲子年,故名。甲子门是宋端宗逃难经途,现已景象一新,别有一派勃勃生机。甲子门又是林文烈和郑复翁率众抗元之处。椐《陆丰县志》记载:郑复翁,甲子港人。宋端宗至甲子时,元兵追至,复翁椎牛誓众,率义兵攻袭之,夺其兵船多艘,遂任之为前峰扈从。至崖门,遇巨风,舟覆而死,赐谥义烈。
春游广东—待渡山 - fantt1968 - fantt1968 的博客
       待渡山又名大胆山。相传南宋景炎元年(1276),宋都临安失陷,元军追迫,赵罡及其弟两帝在张世杰、陆秀夫等护卫下,从福洲沿海逃至甲子,驻扎此山,意欲东进与文天祥会师,以图东山再起,故此山得名待渡山。他们得到甲子进士邑人范良臣进食劳军,赐之为右仆射,渔民郑复翁率众勤王,被封为都统;二帝惊魂稍定,胆量大增,故待渡山又名大胆山。现山上还有进食亭的遗迹。为明代万历年间参将张万纪、守备胡文恒驻甲子时兴建。进食亭又名帝子亭,为仿木结构,面积约20平方米,内塑有陆秀夫、范良臣为宋帝进食石像,并刻有君恩如海四个字。进食亭下还建有一处将军宿,是为告慰郑复翁忠心报国的在天之灵而建的。 
春游广东—待渡山 - fantt1968 - fantt1968 的博客
       待度山山顶矗立着甲秀楼古塔。据说甲秀楼建于清嘉庆十年(1850)。为两层泥塔,高15米,呈六角形,似葫芦盖顶,塔尖直指蓝天,造形独持,十分壮观。楼旁立有15米高的标杆,为甲子港的台风警报信号。甲秀楼门口有一对联,曰:书云大手笔;镇海小神山体现了甲秀楼与待度山伟岸高拔,威镇海隅之势。这里依山傍水,潮涨期到,海水如千军万马涌入甲子港,气势不凡,场面壮观。登楼远眺,海天一色,归帆返照,景色迷人,这就是陆丰八景之一的甲子吞潮 
春游广东—待渡山 - fantt1968 - fantt1968 的博客
       站在待渡山头面海远眺,甲子港北与嬴江和鳌江相连,西南面群山连绵的海甲岭延伸至右侧沙滩,东南面的麒麟山,成为港口的天然屏障。甲子港全长5000米,宽处约1200米,窄处约500米,状如马鞍形。主航道深4米左右,涨潮时达5米,港底平坦,泥沙质。1972年在港口西侧筑起了拦沙坝,消除了淤积的泥沙,200吨以下的船泊可自由进出。1981年开始正式与香港通航,年吞吐量达8万吨。港外渔场广阔,盛产鲨鱼、马鲢、鲳鱼、鳗鱼、沙丁鱼、大虾、鱿鱼、池泽鱼等,是省内的主要渔场之一。待渡山下西北边海湾的对岸麒麟山,乃是海军驻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甲子港也是天然军港。 
春游广东—待渡山 - fantt1968 - fantt1968 的博客
       梅湾边有一个巨石,酷似飞鹰,称之为雄鹰石。在雄鹰石旁边又有一石像跃鲤,称之为鹰哥啄鲤。东边是甲子镇两边海湾连接大海之处——甲子门。 

  甲子门有六十颗礁石,故以天干地支之首命名之。涌潮奔浪,至此平舒,蔚为壮观,大有礁石吞潮之感。此即为陆丰八景之一的甲石吞潮。有人说,甲子镇建于甲子年,故名。 

  甲子门是宋端宗逃难经途,现已景象一新,别有一派勃勃生机。甲子门又是林文烈和郑复翁率众抗元之处。椐《陆丰县志》记载:郑复翁,甲子港人。宋端宗至甲子时,元兵追至,复翁椎牛誓众,率义兵攻袭之,夺其兵船多艘,遂任之为前峰扈从。至崖门,遇巨风,舟覆而死,赐谥义烈。

春游广东—待渡山 - fantt1968 - fantt1968 的博客
        待度山山顶矗立着甲秀楼古塔。据说甲秀楼建于清嘉庆十年(1850年)。为两层泥塔,高15米,呈六角形,似葫芦盖顶,塔尖直指蓝天,造形独持,十分壮观。

春游广东—待渡山 - fantt1968 - fantt1968 的博客
 
春游广东—待渡山 - fantt1968 - fantt1968 的博客
 
春游广东—待渡山 - fantt1968 - fantt1968 的博客
 
  评论这张
 
阅读(127)|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